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玻璃產品的用途已經越來越廣泛,由玻璃產品為基本原件所創造的新的產品正在不斷涌現出來。在我們經歷了大型的
玻璃幕墻時代后,由于人類對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生活安全等的日益重視,諸如
中空玻璃、LOW-E
中空玻璃、
鋼化玻璃等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玻璃原片,走進人們的生活。面對著國內玻璃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在未來,不斷開發引進高端產品,尋求產品差異化將成為
玻璃企業獲取優勢的主要手段。現在,一種新型的節能型產品正在興起,它就是
太陽能光伏電池。而制造
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其中一個關鍵的部件就是太陽能
光伏電池封裝玻璃。這種新的產品已經開始引起越來越多玻璃企業的重視,成為眾多企業計劃競相開發的新的高科技的玻璃產品之一。
目前,生產太陽能封裝電池玻璃的工藝技術主要為
壓延法,它是采用特制的
壓花輥,在
超白玻璃表面壓制特制的金字塔形花紋而制成的。它是太陽能光伏電池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件。據有關方面預測,未來五年內增長潛力較大的玻璃產品是LOW-E玻璃和
太陽能電池用
超白壓花玻璃,即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在國內南京圣韓玻璃公司的
壓花玻璃生產線可以提供此產品。南京圣韓玻璃有限公司是圣戈班協同韓國玻璃集團在2001年收購的南京南宇玻璃有限公司的基礎上而建立的。通過圣戈班領先的玻璃生產工藝,將原有的
浮法線改為420噸級優質浮法線,同時建設了一條260噸級優質壓花玻璃生產線,主要生產用于太陽能電板的超白壓花玻璃。鑒于目前超白壓花玻璃市場供不應求的現實狀況,南京圣韓玻璃公司擬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迅速搶占市場,已經決定再新建一條壓花超白玻璃生產線。另外,青島金晶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與PPG開展合作,開發生產了3.2mm鋼化低鐵超白高透
浮法玻璃,是目前國內唯一鋼化低鐵超白玻璃的生產制造商之一。該公司目前也在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壓花玻璃生產基地的優勢,正在積極的開發3.2mm低鐵超白布紋(絨面)玻璃,以作為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的組件,適應未來市場的需要。
從國外生產此種玻璃的企業看,一個是日本旭硝子公司,由于其擁有生產超白玻璃的技術能力,其在北美專
門設有一家生產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的生產廠,主要供應北美市場。另一個就是英國的皮爾金頓公司,在
澳大利亞設有一條超白壓花玻璃生產線,規模大概為150-200噸/天。其在中國國內的控股公司上海耀皮也已經看到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一部分,太陽能的利用越來越廣泛地得到重視,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在迅速地發展,作為光伏電池和太陽能熱水器配套的超白壓花玻璃基片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故此,該公司也在不遺余力地推行這項工作的開展。擬利用光伏電池和太陽能熱水器配套的
特種玻璃的商機,創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再就是法國圣戈班公司了,除了其在南京的一條生產線和正在建設的第二條生產線外,其在德國還有一條超白壓花玻璃生產線。從這些公司的生產情況看,成品率一般不是太高,大概都在50-70%之間。
那么,這種超白壓花玻璃的市場前景到底怎樣呢?應當說,其市場主要是由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市場所決定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所用的封裝玻璃,目前的主流產品為低鐵鋼化壓花玻璃(一說稱之為鋼化絨面玻璃),厚度為3.2mm,在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的波長范圍內(320~1100nm),
透光率可達91%以上,對于大于1200nm的紅外光有較高的
反射率。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
可再生能源,備受世界各國的重視。據有關方面統計,截止2004年底,全球
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達到1300兆瓦,其中,中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超過160兆瓦,顯然仍處于較低的開發生產水平。關于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在太陽光伏電池上的用量,我們暫且按目前每165瓦需消耗1.3平方米玻璃計算,則2004年全球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封裝玻璃消耗量為1040萬平方米,其中中國超過128萬平方米。按照目前全球
光伏組件的年均增長率30%來計算,今年每年全球新增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約為350萬平方米。200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能力將超過420兆瓦,每年需消耗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約340萬平方米以上。
由此可見,由于太陽能電池的用途廣泛,且又是國家極力推行的節能型產品,其市場需求增長速度是非常之快的,而由此所帶來的對于超白壓花玻璃的需求量也是呈快速增長之勢的,并且這種需求的增長將是一種較長時間的持續性增長。
當電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能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行“陽光計劃”,開發太陽能資源,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歐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機構也開始轉向可再生能源。截至2002年底,
太陽能光伏發電制造能力已達56萬KW,實際裝機容量近400萬KW,組件成本下降到3.5美元/WP。預計,2020年光伏組件的價格將下降到1美元/WP以下。目前世界最大的光伏工廠年產36MW,價格為3-4美元/WP。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儲量達每年17000億噸標準煤。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廣闊。我國地處北半球,南北距離和東西距離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大多數地區年平均日
輻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時以上,西藏日輻射量最高達每平米7千瓦時。年日照時數大于2000小時。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與美國相近,比歐洲、日本優越得多。因此,我國光伏工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太陽能光伏電池的應用在我國西部地區逐漸擴大。在國內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方面,據大致的統計,目前國內較知名的有一定技術實力的生產太陽能電池的企業主要有十幾家。隨著西部大開發和光明工程的實施,我國正在涌現一批新興的光伏企業。但總體看來,規模還不夠大,呈現出分散、無序、零敲碎打的局面,不能適應中國光伏電池市場需求的發展。
國際專業機構認為,到2010年太陽能光伏電池成本將大幅降低,使之可與常規能源競爭。到2050年,太陽能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約為13%~15%。由此可見其發展速度之快。同時,這些預測充分反映出太陽能在人類能源中愈來愈重要的戰略地位。在國際光伏市場巨大潛力的推動下,各國的光伏制造業爭相投入巨資,擴大生產,以爭一席之地。與國際上蓬勃發展的
光伏發電相比,我國落后于發達國家10-15年,甚至明顯落后于印度。我國
光伏產業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國內光伏電池生產能力已達100MW。在國家各部委立項支持下,目前我國實驗室光伏電池的效率已達21%,可商業化光伏組件效率達14-15%,一般商業化電池效率10-13%。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成本已大幅下降,太陽能電池的價格逐漸從2000年的40元/ 瓦降到2003年的33元/瓦,2004年已經降到27元/瓦。這對國內太陽能市場走向壯大與成熟起到了決定作用,對實現與國際光伏市場接軌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光伏發電技術與建筑的日益融合,極具發展潛力的
光伏幕墻,除了能達到玻璃幕墻同樣的美觀效果外,還能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產生
新能源,目前正成為國際建筑界的新寵。在上海莘莊工業區有一幢零能耗的太陽能綜合利用示范樓,這幢三層小樓近1/5的墻面和屋頂,覆蓋了300多塊
太陽能電池板,小樓的玻璃幕墻也做成了“夾心餅干”——雙層玻璃中鑲嵌了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陽臺上還特別設計了一圈由雙面太陽電池板連成的
圍欄。據介紹,這幢
太陽能建筑的成本并不算昂貴,以50元/瓦的太陽能電池板價格計算,整幢大樓用于
太陽能發電的支出約200萬元,占整體造價的1/4,與1萬元/平方米的高檔玻璃幕墻相比,
太陽能玻璃幕墻的造價僅為4000元/平方米。在日前召開的上海太陽能國際
展覽會上,深圳一家公司也制作了一個太陽能光伏幕墻的樣品房,一塊塊鑲嵌了太陽能電池板的雙層玻璃被制作成
百葉窗,十分美觀,在展覽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這說明,傳統的玻璃幕墻所存在的諸多安全問題、
光污染問題等利用太陽能
光伏電池板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從長遠來看,這種技術的可推廣性是很大的,前景十分看好。它將突破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現有使用領域,使太陽能光伏電池應用到更加廣泛的建筑領域中去。
我國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專用材料國產化程度低,如封裝玻璃就完全依賴進口,低鐵含量的高
透過率基板玻璃市場仍不能滿足需求,科研成果還沒有迅速及完全轉化為產業優勢。因此,國內市場對于太陽能光伏電池封裝玻璃的需求仍需國內玻璃企業加大努力來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局面。目前盡管青島金晶科技已經生產出超白玻璃,但在如何將其轉化為太陽能光伏電池封裝玻璃產品方面,還需進一步的努力。顯而易見,這種專用于太陽能光伏電池的超白壓花玻璃,利潤與普通的玻璃相比還是相當可觀的。從去年的市場價格情況看,這種玻璃的成品進口價約為15美元/平方米,約合人民幣120元/平方米;原片進口價格為8-9美元/平方米,有的可能還更高,約合人民幣64-72元/平方米。這是目前國內其它的普通玻璃售價所無法比擬的。
現在,我國正在提倡建立節能型社會,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利用。與此相關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其在國內市場的推廣速度將會愈來愈快。因此,太陽能光伏電池的主要組件——超白壓花玻璃的需求量將會快速增長。考慮到目前該類玻璃主要依靠進口來解決,國內玻璃企業有很大的發展機會。正如原來的
超薄玻璃一樣,在國內沒有生產,主要依靠進口之前,像1.1mm玻璃的進口價格可以賣到32元/平方米左右,而在國內開發生產出該種產品后,價格則降至25元/平方米左右。但不管怎樣,該種產品確實是一種可以期待的有較豐厚利潤的產品。與現在的普通玻璃產品的市場利潤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有理由相信,超白壓花玻璃在以后不長的時間,必定會成為更多玻璃企業關注并予以全力開發的玻璃產品的新品種。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