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主要指太陽能的光熱利用與建筑有機融合。即在建筑規劃初期,就把太陽能產品作為房屋建設的一種元素考慮進去,實現其與建筑的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和同步后期管理等,從而達到降低
建筑能耗的目的。
在近期召開的第八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
博覽會上,
建筑節能受到普遍關注。據統計,在全國總能耗中,有三分之一是建筑能耗。這當中,建筑物空氣溫度調節所消耗的能量,要占到建筑物總能耗的55%左右。用空調和燃煤暖氣來控制室溫,不僅耗能高,且易污染環境。
太陽能作為清潔的
可再生能源日益被業界所重視。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作為太陽能產業的一個新增長點,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同樣的建筑,如果都使用太陽能熱利用系統的話,可以實現建筑節能10%至15%;太陽能熱利用系統進入住宅解決方案,將使建筑能耗降低45%左右。對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在建設項目中應用太陽能熱利用系統,每平方米造價只會增加20元至70元。
我國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區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如此充足的光照,使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具備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自然條件。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推進全國太陽能熱利用工作實施方案》中指出,我國即將制定太陽能熱水器的強制安裝政策。各地也針對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項目,出臺了相應規定和資金補貼政策。云南、山東、深圳等地有關部
門規定,新建的12層及以下住宅必須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對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成效明顯、規模較大、配套政策完善的企業將優先支持,并爭取國家資金補助。
據了解,我國每年新建建筑面積約有20億平方米。《建筑節能“十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家庭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要達到20%到30%。這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商機。
目前,我國已有四分之一的太陽能企業進入了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領域。力諾瑞特、皇明等知名太陽能企業均把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領域作為今后的重點開拓市場。
“這個市場若想進一步拓展,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田靈江分析道:現階段我國太陽能熱利用還處在初級階段,
設備的核心技術還有發展空間。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上的不足與空白,需要逐一去解決;其次,我國對于“
太陽能建筑”的準確定義還處在研究階段,太陽能建筑的標準和體系也不健全。而這些都是太陽能利用列入建筑工程設計環節,并作為一個“專業”納入建筑體系的前提;此外,建筑開發企業作為產品的購買者,對太陽能產品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對于進入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領域的企業,有關專家的建議是不斷完善產品,加強與市場、建筑企業、設計師的對接:
企業作為太陽能熱利用設備的設計者,若想使產品與建筑融為一體,就必須及時從建筑設計單位和建筑企業那里,獲取其對設備要求的相關信息。不同建筑,對太陽能產品的性能、外觀等均有不同的設計要求,只有根據這些反饋信息不斷調整、修正,才能使太陽產品的設計和生產與建筑的使用達到統一。真正成為建筑的一個元素,而不是附加產品。
與此同時,企業作為太陽能熱利用設備的生產者,必須生產出安全、節能、質量過關、符合建筑壽命的產品,其中的任何一項都是建筑開發企業決定是否購買的標準。這就要求太陽能企業加大科研力度,提升產品質量。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是多學科、多層面參與和合作的綜合性事業,若想拓展該市場,還需要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田靈江說,“現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項目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內外部條件的日趨成熟,這個綠色產業前景一片光明。”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