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愿意的話,請放下掌心里的電子產品,看看你眼前那些懂得飛翔的身影吧;
如果你愿意的話,請拋開生命中的種種苦惱,聽聽你耳邊那些愿意歌唱的靈魂吧;
如果你愿意的話,請脫下忙碌后的一身疲憊,學學你身旁那些喜愛自由的生命吧。
(應湖北京山寸草心協會邀請,深圳大學觀鳥會也參加了這次大學生觀鳥大賽,本文摘自該協會公眾號“SZU鳥巢”)
原文:深圳大學觀鳥協會 小蟹
編輯整理:泰妹
在清晨五點多,歡快的鳥叫聲把我們喚醒,這種特殊的歡迎儀式似乎特別受大家的喜愛,因為這時候已經有人換好一身衣裳觀鳥去了。
楊集中學的附近有一座小山,山上布滿茂盛的植被,不時總會有一些靈動的身影在樹叢中掠過,還沒來得及對焦,就已經藏到了看不見的深處。
當然,學校的籃球場和綠化帶間,無一例外的落著幾只聊得熱火朝天的樹麻雀,它們在移動的時候總是雙腿齊跳,那種笨拙的可愛,似乎不亞于紅嘴藍鵲飛行時的絢麗。

靜謐的清晨,一切卻早已蘇醒
七月的太陽和三月的清風,聚集在京山五月的早上,顯得不太合拍,然而這并不影響觀眾們的熱情。
開幕式播放的短片,各種自然風光映入眼簾,其中一句話,讓隊友在歸程時仍念念不忘:“鳥兒喜歡的地方,上帝也喜歡”,這句臺詞印在了她的腦海中,我也一樣。

可愛的小朋友們
我們來到了觀鳥路線的始發點——京山溫泉。京山溫泉是個景區半成品,不是大門緊閉,便是滿窗藤蔓。也許是因為這樣,鳥群才能擁有不被打擾的住所。若是要往詼諧里說去,這大概是我見過的最華麗的人造鳥屋了(笑)。

最華麗的人造鳥屋
幾經周折下山后,我們來到了一個小果園,枇杷樹上長滿了果實,摘一顆,嘗一口,略酸。在帶隊老師的敦促下,我們像一只只白鹡鸰一樣擺動雙腿滑稽地從泥地中跑出來,繼續觀鳥之旅。

我們是小小發現家
回到溫泉景區入口處,發現寬闊的平地上矗立的樹干枝頭才是山雀最愛的休息廳。
舉著望遠鏡,在360度中尋找它們稚嫩的身影。首先出場的是紅頭長尾山雀,棕紅色的頂冠,黑色的耳羽,輕盈的身軀使它能夠在枝頭完成側身轉體360度的高難度動作,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紅頭長尾山雀
意想不到的是,一只銀喉長尾山雀躍到它的身旁,仿佛不甘示弱,幾秒之間拖著黑色的長尾羽在樹梢不停地跳躍穿梭,頓時眼花繚亂。
幸好最后它停在一處帶有幾片綠葉的枝椏上,才能夠仔細地進行觀察,否則,還以為它的頭頂帶的白色縱紋,是先前撞到哪面墻上留下的。

銀喉長尾山雀
秉持著欣賞與研究的態度,我們一路上追尋著這些帶翅膀的朋友,不一會兒,一只粉紅色的家伙出現在眼前。大家默默的把食指放到了嘴唇中央,連腳步聲都消失得干干凈凈,只為了能看清它的蹤跡。
“咔嚓”,Sony相機的鏡頭吞下了這一個瞬間,留下來的,是一張棕頭鴉雀的照片。雖然模糊的很,但卻能夠看到它圓滾滾的腦袋,難怪江湖賜名“蛋蛋鳥”。

蛋蛋鳥(棕頭鴉雀)
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這張蛋蛋鳥的寫真絕對是一場大大的失敗,因為它孕育了下一張成功的好相片,稻草堆中金翅雀。

金翅雀
這群家伙三五成群,剛看到我們的時候嚇得驚慌失措,四處亂竄。好在一旁有一堆稻草堆,它們才得以停下來壓壓驚。肉色的喙小心翼翼地梳理著金色的飛羽,這應該是它們最寶貴的衣物吧。
還剩百分之十的相機堅持著拍完了這一幕,接著便深藏功與名,躺在了松軟的背包中。
在溪流上的石橋呆著,看著潺潺的流水載著一片片蘆葦做的綠洲,啊,一陣風,真舒服。被風吹起的翠鳥享受著夕陽,落在深深淺淺的綠葉中,陪著我們,度過京山觀鳥的第一天。

水天一色
第二天,我們的路線是人間天河到綠林中學。人間天河設有一個小小的水庫,平靜的水面宛如一片天然的銅鏡,將湛藍的天空搬到觸手可及的腳下。
這段路我最為喜歡,水庫旁接壤的村落,播撒著幾處麥田稻谷。小渠中流水清澈見底,難怪常有喜鵲都爭著盤旋欣賞。

水墨畫
一只雄性的紅尾水鴝靜靜的站在紅磚砌成的墻頭,開合著自己引以為傲的橙色尾羽,就像是擺著一把精致的扇子,等待著眷侶的到來。
果真,不久一只雌性出現了,嘴巴里含著白色的物件,也扇動著自己的白色尾羽,和另一半一合一唱,最后消失在紅磚瓦房的墻縫之中。

紅尾水鴝
遠處馬尾松上的松鴉,印在藍天下猶如一幅國畫。

松鴉
無論是電線上搖頭擺尾的金腰燕,還是麥田里羞澀膽怯的紅腳苦惡鳥,抑或是溪流間一閃而過的斑魚狗,無不述說著這個東經112度、北緯30度的世界里,是多么的鳥語花香。
這一份自然的請帖,無法讓人拒絕。回程的巴士上,大家都累得睡著了,是的,這樣的旅途,只有腳踏實地才能體會得到,與坐在城市的小轎車中欣賞風景,無法混為一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