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慧魚中國總經理安迪
稿件轉載自建筑時報專訪
采訪/編輯整理:《建筑時報》吳真平

近日,慧魚錨固中國營銷總部在新辦公樓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址開業儀式,鑼鼓齊鳴,歡慶的舞獅穿梭于人群中,慧魚(太倉)建筑錨栓有限公司總經理安迪和商務總經理陸文耀接過金筆給獅子點睛,給喬遷之喜更添一分喜氣。
這次慧魚遷入新址,預示著他們將在一個全新的環境再出發。安迪在接受采訪時說:“去年疫情期間,慧魚也遭遇到一些挫折,但我們的團隊依然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任務。德國總部對我們十分信任,加大投資,讓我們的員工享受更好的辦公環境。與此同時,太倉的生產線增開新線,一切美好的事業‘正在路上’。”
三個關鍵詞
慧魚建筑錨固系統是全球錨固產品領域的市場領導者之一,總部位于德國南部黑森林的圖木嶺。慧魚集團在全球38個國家擁有50個全資子公司產品銷往120多個國家。1996年,慧魚進入中國,在太倉建設了在華第一家生產基地,隨后相繼在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杭州等地建立了10多個分公司。
從一家專注于德國和尼龍錨栓的中型公司發展成為一家活躍于全球,提供產品與在地服務的跨國集團,背后究竟有何秘訣呢?
安迪從企業發展理念追本溯源,給出三個關鍵詞:開拓創新、誠實嚴謹、積極負責。
德國慧魚集團董事會主席克勞斯·費舍爾教授曾經對慧魚企業文化理念做過系統概述,在慧魚的企業文化中,“開拓創新、誠實嚴謹、積極負責”三個關鍵詞就像DNA一樣深刻其中,代代相傳。安迪說:“無論是在德國總部,還是在中國子公司,慧魚會不斷向員工傳遞這樣的理念,讓員工耳濡目染知道這些原則。”
溝通橋梁
三年前,安迪加入慧魚,但他在中國已生活了十五年。安迪是奧地利人,熟知德國企業的運作模式,以及中西思維方式不同,這是他的優勢。他評價說:“之前,慧魚在中國的團隊已經很成功,而我加入慧魚后,主要起到溝通橋梁的作用。”
安迪認為,“無論是研發還是銷售,中國的團隊都很出色,但是中國人很含蓄,只有更多地展現和表達我們在當地的成功,德國總部才能了解我們做得有多好!”
因此,安迪和陸文耀總是及時地向德國總部傳達中國公司的最新動態。“總部同事來中國每年兩三次,一次就待兩三天,這樣并不能完全了解中國市場。那我們的作用就是把中國的市場現狀,競爭為何激烈,原原本本告訴他們。”
安迪說:“是否需要開拓新的市場,增開新的市場線?由于總部不能深入了解中國市場,也就無法做出正確決定。我們要讓總部知道中國市場目前的現狀,以及中國團隊的專業性!”他接著說,“因此我不僅作為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起到橋梁作用,把中國團隊的專業度傳達給德國總部,同時把德國總部的理念傳達給員工,使得雙方溝通更加順暢,希望德國總部對中國團隊有更多的授權,對這里的市場有更大的信心,在投資中國市場時更放心、大膽。”
事實上,這一兩年來,慧魚確實加大了對華投資,包括此次辦公地的喬遷,在太倉增加新的生產線,這些都是在安迪帶領的團隊共同努力下,讓慧魚德國總部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的體現。
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
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戰略目標后,許多企業積極踐行,開啟了對實現碳中和可行道路的探尋。
安迪深信,中國一定能實現這個愿景目標。他介紹說,在德國企業中,慧魚對于可持續發展、碳達峰目標的探索是處于領先的行列。在具體措施中,包括使用先進的軟件、生產線、優化員工管理,對于出差產生的碳排放都有衡量。
安迪表示,“慧魚fPS持續發展體系,是費舍爾教授提出的體系,在慧魚集團的DNA中已經持續存在數十年了。我們平時最大程度減少浪費、排放,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材料,整個生產幾乎是完成可持續性的。而中國的生產線就是按照德國標準來設計和執行的。現在有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們更應該在工作中做到綠色、可持續。現在我們每一步都在向這個方向前進。”
慧魚2025戰略中,中國市場舉足輕重
安迪表示,在慧魚2025戰略中,德國總部對中國市場寄予很大的期望。“中國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市場又蓬勃發展,所以總部對于我們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同時我們頂著巨大的壓力,努力開拓新市場。對于慧魚集團來說,中國市場在亞太市場中屬于領頭羊的地位。”
安迪在紙上畫了一個三角形,解釋說:“之前,慧魚在中國的市場板塊都在集中在金字塔尖的部分,這個頂尖市場其實在整個大市場中只占5%-10%。而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堅守在頂尖市場,同時下沉到中上游的市場,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
全新的市場,是一個更大的市場,但競爭更加激烈。安迪說:“在頂尖市場,我們會遭遇大概兩三家老對手,而來到市場中上游,會同時與上百個競爭對手競爭。我們要做的是,把慧魚在頂尖市場的高科技含量、品牌可靠性擴展到這些更大的市場,去爭奪這些市場。”
決策者要平衡德國品質與中國速度
安迪比較了慧魚在德國與中國市場的不同。慧魚在德國基本是覆蓋了高中低不同級別的、完整的市場,而在中國的產品則集中在高端市場,如國家重點工程三峽大壩、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鳥巢”、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上海迪士尼等項目,項目類別涵蓋橋梁、地鐵、機場、體育場館等,這些高端市場都在使用慧魚的頂尖產品。安迪說:“現在我們針對中國的中上游市場會開發新的產品,在今年年底會有適應中間市場的產品系統上市,在保證慧魚品質的同時,價格會相對優惠。作為管理者,還要在品質和速度之間做好平衡,既要德國品質,又趕上中國速度。”
因為,通常按德國或者歐洲的正常速度,研發一個產品,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百分百的完美后再投入使用;但在中國這已經落后了。就比如,在中國,新款汽車從研發到投入市場的時間可能就十四個月至一年半的時間,而在德國寶馬品牌研發新車也許需要三至四年。
安迪說:“所以,在中國市場要做到百分百完美再投產是不可能的,那樣市場早被競爭對手蠶食了。我們是做到百分之八十的成熟度,就投放到市場測試,后續再去完善。”
慧魚于1996年進入中國,目前在太倉有兩家工廠。作為最早一批在太倉建廠的德資企業,慧魚目睹了二十多年來的滄桑巨變。安迪說:“從天時地利人和角度,太倉都很優越。距離上海很近,容易吸納到優秀的人才,還有工業生產技術支持。貨運從南到北,太倉的位置也很理想。而且現在太倉已有三百多家德國企業,有成熟的德國商會給予我們很好的支持。”
留住人才留住心
克勞斯·費舍爾教授曾說:“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不是機器和設備,而是人。”對此,安迪十分贊同。在慧魚有許多忠誠的老員工,比如市場部經理夏肖玲已經在慧魚工作了17年。安迪說:“慧魚很多員工深受慧魚的核心理念、價值觀的影響,并享受在這里工作的環境。”
新員工加入慧魚后,老員工也會把慧魚的理念向新員工傳達,同時新員工帶來新的理念,使得團隊更有創新性。“所以,新老員工在慧魚大家庭中是彼此影響,和諧地工作。”安迪說。“在德國總部,那里的團隊擁有更悠久的歷史;而在亞洲市場,我們是很好的團隊。我們公司現在有200多人的規模,在同行中屬于富有競爭力的團隊。總體上不分伯仲。”
安迪還強調,作為管理者,除了其他的企業事務管理,很最重要的一點是維護員工的利益,讓員工安心地在公司工作,這樣所創造的知識資產對于慧魚是有利的,在產品上有更好的表現,給客戶更好的服務。
教育投入
慧魚在德國和中國都投資了大量的教育項目,促進年輕人的天賦發展。
安迪說:“費舍爾教授抱有企業家回饋社會的初心,在德國經常進行教育投資、捐贈,從足球俱樂部到幼兒園,非常普遍。這也是慧魚價值觀的一部分。”
慧魚來到中國后,除了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同時也與同濟大學進行合作,設立獎學金和實驗室,讓大學生更早地接觸錨固技術,了解慧魚的品牌。
安迪說:“我們希望,未來有可能招募到優秀的人才加入到慧魚。所以,通過教育投資,一方面是對社會的回饋,另一方面有益于對慧魚品牌的傳播和推廣。”
為將來而準備
在采訪的結尾,安迪寫下一句話:“fitforfuture”意為:團隊必須為未來做好準備,包括技術、人員等方面投入,以此讓慧魚迎接未來的發展。
本文轉載自《建筑時報》7月26日出版第8版
更多信息,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建筑時報網站
關于慧魚
德國慧魚集團總部坐落于德國南部黑森林的圖木嶺,2019年營業額達到8.87億歐元,全球范圍內擁有5200名員工。慧魚集團在全球37個國家擁有49個全資子公司,產品出口至100多個國家。慧魚集團旗下擁有五大業務部門:慧魚建筑錨固系統、慧魚汽車儲物系統、慧魚創意組合模型、慧魚咨詢業務及LNT自動化。
慧魚建筑錨固系統是全球錨固產品領域的市場領導者之一。慧魚提供的各類錨固解決方案能滿足包括設計師、建筑師等不同客戶對技術的完美要求。
慧魚汽車儲物系統為汽車生產配套的高品質內部零件,包括通風口、飲料架、托盤及多功能部件等,在塑料加工領域慧魚實力強勁,是汽車行業的重要合作伙伴。
慧魚創意組合模型活躍在玩具和教具領域,是德國獨一無二的創意組合模型玩具的開發商和制造商。
慧魚咨詢顧問公司通過應用慧魚流程體系的專業知識,專門為客戶設計有效而精益的工作流程。慧魚咨詢顧問公司可為中型企業、政府機構和大型綜合企業的流程簡化和效率優化提供建議。
LNT自動化業務包括開發和制造定制的電子解決方案。同時還開發、生產和銷售定制的電容式觸控系統,例如:由玻璃制成的多點觸控解決方案和相應的控制器單元。所有電子產品都是在工廠內部制造完成。
了解更多關于慧魚的信息,請訪問:www.fischer.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