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科學節能理念上來講,既要防止外圍護不利一面,稱為被動節能;又要積極開發利用有利一面,稱為主動節能。就
玻璃幕墻而言:即不是局限于
防護玻璃幕墻的透明耗能的不利一面,而又利用玻璃幕墻的透明可以采用
太陽能有利一面。以雙層
結構玻璃幕墻為例:雙層玻璃幕墻與普通單層玻璃幕墻相比,有兩方面區別,一是雙層結構比單層結構降低了幕墻的平均
傳熱系數,從而減少了能耗;這是防護玻璃幕墻的透明耗能的不利一面,二是通過外層玻璃幕墻的通透性,利用太陽能在兩層玻璃
熱通道產生的‘溫室效應’和‘煙囪效應’,增添了冬季和夏季節能的效果。所以雙層玻璃幕墻的外層玻璃大多采用點式
超白玻璃,盡量提高通透性,增強熱通道節能效應。因而雙層玻璃幕墻不是局限于傳統傳熱系數的被動節能,而又利用玻璃通透特性開發了主動節能。從達到上述目標的階段性過程看,也不應將圍護結構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理解過于狹隘。 圍護結構的節能是對于建筑周邊的自然環境,如光線、溫度、
風壓、氣候狀況等充分分析和了解的基礎上,針對建筑本身的朝向、高度、室內功能等特點,通過有效地系統技術和產品對室內環境起到適應和調整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綜合多種因素考慮,需要處理多種關系,諸如隔熱和得熱、采光和遮陽、通風和
熱交換的關系,處理好
氣密性、
水密性和傳熱、
隔聲的關系等等。這個過程不應僅僅依據于單一的狀態指標,如傳統K值就能夠說明和解決的。“節能型”建筑和幕墻不能片面地理解為“低標準”和“簡易房”。建筑節能作為一種開發理念和政策取向,它不是、也不應該是犧牲必要舒適度和降低綜合性能為代價來換取能源的節約,而是保障人民基本居住權益,并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對建筑的多元化需求條件下,不斷提高能源利用率。玻璃幕墻的大量發展,恰恰表明其確實能夠滿足城市發展的某種需求,甚至可以說,開放透明的玻璃幕墻是為城市而生。不能因為節能,而要我們現有建筑外圍護結構都回到‘秦磚漢瓦’的時代,我們現在不是籠統呼喊‘叫停玻璃幕墻’,正確的是:叫停能耗高的玻璃幕墻,積極開發節能的玻璃幕墻。這也不是簡單的將一些技術累加或附加就能夠實現的,而應結合中國實際研究、開發先進適用的新型
節能玻璃幕墻。例如:LOE
中空玻璃幕墻,隱框
真空玻璃幕墻,
雙層真空玻璃幕墻,
智能玻璃幕墻,
遮陽板玻璃幕墻等。
4). 降低建筑幕墻、
門窗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限值,英、法、德等國至今已修訂了4次。見(表3、表4):

從1976年到2002年,發達國家新建建筑單位面積能耗已減少到原來的1/3~1/5。不僅新建
建筑保溫隔熱性能越來越好,還對既有建筑進行了大規模高標準的節能改造。與此同時,還在建造比一般標準能耗低得多的超低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其中許多建筑利用了太陽能、地熱能
等
可再生能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促進作用。國內外標準中建筑外窗傳熱系數的的對比(見表5)。我國建筑圍護結構外窗傳熱系數限值為發達國家的2~3倍。

綜上所述:以全面、系統、科學節能理念為指導,采用適用、先進、經濟的技術,降低建筑幕墻、門窗圍護結構傳熱系數,提高
氣密性,提高節能水平,達到或者優于發達國家水平,是目前中國建筑幕墻、門窗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