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建筑越來越多,但究竟可以節能多少?大多是個推算數據。深圳建研院院長葉青說,建設節能建筑是典型的過程控制,過程控制到結果導向的關鍵點是建立能源審計、節能評估及能耗標識體系。
建筑能效評估與
能效標識可以明示
建筑能耗狀況,我國正在探索并完善節能建筑效能評估的技術測評及基本法律制度,并會在政策上加以引導。據悉,《
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及《建筑能效測評與標識技術導則》的出臺,對建立起具有我國特色的能耗標識體系,會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能耗標識讓消費者心中有數
購房者對住宅能耗指標的期待指數是多少呢?專業機構調查顯示:有83%的人希望在購房時了解居室的冷熱情況,并會把熱性能指標作為重要參考。也就是說,住宅能耗標識會引導購房者買到
節能住宅。住宅節能也必然會成為房地產市場重要的競爭手段之一,但這個度量體系如何更科學準確呢?簡言之,如何將節能量化考核并以識別。
業界普遍認為,應該給出一個分戶指標,而不應該是面對整棟建筑的等級性指標,同時以等級標識來體現,這樣可以讓普通購房者較容易識別。比如夏熱冬冷地區的居住建筑有幾個具體測評指標,基礎項如建筑物單位面積
采暖空調全年耗電量;選擇項包括室溫調節、能量回收、
可再生能源利用,用能管理等;并以《夏熱冬冷地區
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為規定強制測評項。
住宅建筑節能標識制度有什么現實意義呢?
它可以促使建設商將建筑物是否節能作為一種市場營銷技術性指標,并通過認證取得如下效果:量化節能標準、節約能源、指導消費者。因為建筑能效信息很難靠個人的直觀感覺來判斷,只有經過測評或查驗規劃、設計及施工過程執行節能標準的情況,才能準確掌握建筑物的能效信息。
主體責任明確加強制約
房地產商向標識機構提供施工圖紙及
門、
窗、
保溫材料等
建筑構件的檢測報告,標識機構根據上述材料計算各項指標,并提供給開發商,同時應向管理機構備案、向保險公司投保;開發商將指標標識于售樓書,供購房者參考;當標識數據與實際能耗相差較大時,購房者可以索賠,若責任在標識機構,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從這個程序我們可以看出,各個主體之間相互制約,保證標識數據的準確性。同時保險機制一方面可以保證購房者的利益受侵害時得到補償,另一方面也促進事務所提高技術水平,以提高信譽。
能效測評方法有待完善
據中國建研院空調所所長徐偉介紹,當前我國建筑能效測評方法初步設定幾種模式:一是軟件評估,即需經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軟件評估機構的認定,軟件的功能和算法須符合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二是文件審查;三是現場檢查;四是性能測試,包括墻體、
門窗、
保溫材料的
熱工性能;
圍護結構熱工缺陷檢測;外窗及陽臺門
氣密性等級檢測;
外遮陽設施(夏熱冬暖);外墻和屋面
太陽輻射吸收系數(夏熱冬暖);平衡閥、采暖
散熱器、恒溫控制閥、熱計量裝置檢測;空調機組的能效檢測;
太陽能集熱器的效率檢測。特別是居住建筑和
公共建筑要分別測評。
但是這套識別系統是否全面還有待時間考驗,因為能效指數畢竟是更廣泛的環境性能的一部分,人為因素也是一個方面,比如用能習慣,特別是公共建筑,人們認為不花自己的錢。
在英國有個測
評標準名為SAP:這是一個住宅能量等級識別系統。比如新建住宅的二
氧化碳排放量;對建筑構造、
空氣滲透率等的最差接受標準,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來計算出來,并可以為測評對象標識等級。這種方法的好處在哪里呢?它不受房屋大小、電力
設備的物主、個人
加熱模式和溫度的影響。
我國《建筑能效測評與標識技術導則》(討論稿)會在近期出臺,它的任務包括以科學的方法計算建筑能耗、提供新建筑最低能效要求、作為建筑能效認證的測評標準。目前,評價指標和評估軟件的編制、性能測試方法、標識等級細化還在完善。將來我們要建立數據庫和監測與評估體系,不斷改進標識辦法和
精度。
經濟激勵利于能效標識推廣
在將出臺的《建筑節能管理條例》中將確立一種立法思想:區分不同建筑用能特點,采用政府強制推動、率先帶頭和市場機制激勵的辦法,實現建筑物用能系統運行節能。
比如以財政補貼對從事建筑節能新技術、新產品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的科研單位給予財政補貼;對開發國家級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的建設單位給予財政補貼;對于購買更低能耗建筑、
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達5%以上建筑的消費者給以財政補貼;對開展建筑節能服務機構給予營業稅或所得稅的稅收優惠。再有就是貸款貼息的方法。
節能建筑告別尷尬
在北京一提起節能住宅,人們很容易會想到“告別空調暖氣時代”的北京鋒尚國際公寓。南京鋒尚房地產開發公司負責人史勇在談到節能住宅的銷售時,曾說過這樣的話:“有一萬個理由要做節能建筑,但是沒有一千個理由來讓消費者購買節能建筑”——節能住宅運營費用的核算以及客觀評價體系的缺失,使得節能住宅產品和市場消費之間出現了一道隔膜。
許多設計人員也表示面臨著相同的困惑。設計單位在設計出節能住宅方案后,由于對運行中節能狀況進行測算時相關體系不完善,而無法給建設方一個充分的解釋,造成對方不接受設計方案的現象時有出現。而在這方面,國外設計師卻有成熟的軟件可以運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表示:“要使建筑節能的推動模式真正運轉起來,關鍵是給出建筑能耗指標,建立起建筑能耗評估體系。”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