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年輕人這么在乎錢的話,注定是在設計院呆不長的。
現在這個行情,有工作就應該感恩了,不要再提其他的要求。
給你一棟住宅樓的外立面,這么簡單的活兒,你兩周都出不來圖,說明你的技術真的是還需要歷練。
你的年終獎,是你們這幾個同事里給的最高的,千萬不要和別人說……

這些言論,確實在設計院圈子里流傳甚廣,幾乎成了“經典語錄”。
它們之所以“經典”,不是因為正確,而是因為太真實、太普遍,真實得讓人窒息,普遍得讓人麻木。
每一句話背后,都藏著一套“設計院式PUA”的邏輯:用理想壓現實,用未來壓現在,用“技術”壓“尊嚴”,用“行情”壓“公平”。

一句一句拆解:
“年輕人這么在乎錢的話,注定是在設計院呆不長的。”
翻譯:我們這兒錢少是常態,想掙錢就別來,來了就別想掙錢。
問題:工作不是為了錢,那是為了什么?為愛發電?
現實:在乎錢不是恥辱,是生存。房租、飯錢、通勤、父母養老,哪一樣不用錢?
“剛畢業,別太在乎錢,踏踏實實學技術,才是出路。”
翻譯:你現在不配談錢,先給我干三年苦力,等你“技術學成”了,我們再談。
問題:技術學成是誰說了算?標準是什么?三年?五年?還是永遠“還差點”?
現實:很多老員工技術早就“學成”了,工資也沒見漲多少,反而被年輕人倒掛。
“等你技術學成了,還愁賺不到錢嗎?”
翻譯:現在沒錢是暫時的,未來會好的——但未來是哪一年,我們不保證。
問題:這是典型的“畫餅式延遲滿足”,用未來的不確定性,換取當下的壓榨。
現實:技術不是稀缺資源,廉價技術+無限加班才是設計院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外面的單位一個比一個差,年輕人在設計院有活兒干,就比別人強。”
翻譯:你能有個坑蹲著就不錯了,別挑三揀四。
問題:這是典型的“比爛邏輯”——不是因為我們好,而是因為別人更爛。
現實:有工作≠有尊嚴≠有未來。
用“感恩”代替“公平”,是職場最隱蔽的剝削。
“給你一棟28層的住宅樓外立面,兩周都出不來圖,說明你的技術真的是還需要歷練。”
翻譯:你做不完,是你能力不行,不是我們安排不合理。
問題:28層住宅兩周出圖,這不是歷練,是玩命。
現實:設計院普遍用“技術不行”來掩蓋管理混亂、任務過載、流程內耗的本質。
“你看你同事,一級結構+一級建造+高級工程師,才8000,你們2500已經不低了。”
翻譯:你看,我們連高級工程師都壓榨,你們年輕人還想要多少?
問題:這不是“你不低”,這是“大家都被壓得很低”。
現實:用極端個案合理化普遍低薪,是設計院最常用的“比價壓薪”手段。
“去年的年終獎給了你2000,是特批的,是最高的,千萬別和別人說。”
翻譯:我們多給了你點,是恩賜,是破例,是你欠我們的。
問題:2000塊,還要“特批”,還要“保密”,這不是獎勵,是羞辱。
現實:年終獎成了“情緒價值”,而不是“勞動回報”。
讓你感恩,而不是讓你算賬。
某設計師總結了一句話:
建筑設計院這套話語體系,本質上是用“技術信仰”包裝起來的“低成本奴役系統”。
建筑設計院,正在從 “甲方排隊敬煙” 到 “被裁時像條狗”的演變,我們把青春葬在了圖紙里……

兩代人的藍圖,兩種人生
1997 年深冬,父親把藍圖卷成筒,塞進永久自行車前筐。筐里躺著甲方塞的龍井 —— 那時設計院是事業單位,甲方求著改方案,連春節都要托人送臘味。
2025 年,我抱著辭職報告走出甲級院玻璃幕墻。手機震動,房貸逾期短信刺眼:“您本月應還 12789 元,已逾期 3 天”。
同一份職業,父親的時代是 “建筑師 = 體面”,我的時代是 “畫圖奴 = 卑微”。這是中國設計院 30 年的血色沉浮。
一、1993-1998:鐵飯碗的驕傲,圖紙里藏著分房票

① 行業生態:事業單位的 “特權時代”
數據硬通貨:1993 年全國僅 3200 家設計院,92% 隸屬建設局 / 建委,吃財政飯。員工有事業編制,子女可進機關幼兒園,看病全報。
收入碾壓鏈:設計師月工資 800 元(1995 年社會平均工資 450 元),福利換算成現金,相當于月薪翻倍—— 分房(北京三環內兩居室,成本價 1200 元 /㎡)、節日發糧票、夏天發降溫費(100 元,夠買 20 斤西瓜)。
② 工作日常:甲方捧著現金等蓋章
場景切片:
「劉工,您看這方案改一版?」甲方遞煙時腰彎成蝦米,設計師喝口茶:「下周再說吧,最近忙。」
畫圖用圖板、丁字尺,鉛筆削得尖尖的,擦線板擦出毛邊。每月加班≤1 次,還是幫朋友做私活(那時叫 “業余設計”,合法)。
行業地位:設計院蓋章 = 項目合法,甲方不敢催進度,生怕設計師 “使絆子”。
③ 老工程師的遺憾:
「1996 年,我拒絕了甲方塞的 2000 元現金 —— 現在想想,那可是我半年工資。但那時真覺得,設計院的章子比錢金貴。」
二、1999-2011:黃金十年,數錢數到指甲縫發黑

① 時代東風:房改催生的造富神話
數據暴增:
1998 年房改后,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從 1.2 億㎡→2010 年 10.4 億㎡(暴增 8 倍);
設計院年營收增速 25%,頭部院(如華東院)年利潤超 3 億。
薪資躍遷:2010 年,頭部設計院設計師年薪 15-20 萬(同期上海白領平均年薪 8 萬),年終獎發10 萬現金(數錢時指甲縫全是墨,那是圖紙的顏色)。
② 行業癲狂:甲方排隊送設計費
場景切片:
李姐(前某省院所長)回憶:「2007 年,開發商帶著現金來簽合同,說‘李工,您先收著,方案您看著改’。我們所里年終獎分兩次發,元旦發一半,春節發一半 —— 怕員工年前全花光。」
社會符號:電視劇《奮斗》陸濤是建筑師,《我的青春誰做主》高齊穿西裝畫圖紙,建筑師成了 “精英” 代名詞。
③ 泡沫里的狂歡:
「2009 年,我帶著團隊接了 3 個樓盤設計,光是提成就拿了 28 萬。那時以為,設計院的黃金永遠不會滅。」—— 李姐說這話時,指甲上還留著當年數錢的墨痕。
三、2012-2020:跪著改圖,25 歲甲方罵哭 60 歲總工

① 競爭絞殺:人才井噴與甲方奪權
數據雪崩:
建筑專業畢業生:2000 年 2 萬→2012 年 12 萬(6 倍暴增);
設計院數量:1.2 萬家→1.8 萬家,民營院占比超 70%;60% 的開發商成立設計部,直接跳過設計院做方案。
薪資畸形:2019 年設計師年薪 18 萬(2010 年 15 萬),但通脹讓購買力降了 30%(15 萬在 2010 年能買北京五環 10㎡,2019 年只能買 5㎡)。
② 尊嚴崩塌:甲方成了 “爸爸”
場景切片:
張工(某省院骨干)講起最屈辱的一天:「25 歲的甲方代表拍著桌子罵:‘你們設計院怎么回事?方案改 18 版還錯!’ 我旁邊 60 歲的總工,臉漲得通紅,像被當眾扇了耳光。最后方案用了第一版 —— 他就是想羞辱我們。」
工作異化:加班時長從每月 40 小時→120 小時(相當于每天多上 3 小時),但加班費從 “按天算” 變成 “義務奉獻”。
③ 中年危機的開始:
「35 歲那年,我頸椎病犯了,趴在桌上改圖,甲方還催:‘張工,您辛苦下,今晚必須出圖!’ 我突然想,我把青春全喂給圖紙了,可圖紙喂不飽我的房貸。」
四、2021-2024:寒冬絞殺,裁員像趕鴨子上架

① 行業雪崩:房企暴雷與設計院倒閉潮
數據絞殺:2023 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 同比降 35%,3000 家房企破產;
22% 的設計院倒閉 / 停工,存活的裁員率超 40%(某央企設計院裁員 500 人,占比 45%);
設計師平均年薪從 22 萬→13.6 萬(跌幅 38%),民營院更慘 —— 某乙級院月薪 4000 元,還拖欠 3 個月。
② 逃亡與掙扎:從畫圖奴到外賣員
場景切片:趙工(70 后,前甲級院所長):「2023 年,我開滴滴第一個月賺 8000 元 —— 比設計院 last month 工資還高。有天深夜接了個單,乘客是以前的甲方,他認出我,尷尬地說:‘趙工,沒想到您……’ 我笑著回:‘挺好的,至少不用改圖了。’」
轉行潮涌:47% 的設計師轉行,32% 去互聯網(做 UI 設計,月薪 1.2 萬),25% 送外賣 / 開滴滴(時薪 15 元,比畫圖時薪高)。
③ 年輕人的絕望:
95 后小王投 200 份簡歷,僅 1 家民營院要他,月薪 5000 元。HR 說:「我們要能加班的,試用期 6 個月,工資打 8 折。」 他盯著簡歷上的 “建筑學碩士”,突然覺得學歷像個笑話。
五、設計院四階段對比:從 “人上人” 到 “人下人”

六、破局:在廢墟里找光
① 轉型:踩中新興賽道
新能源設計:前建筑設計師轉型光伏設計,年薪 30 萬(甲方是央企,回款穩,還不用改圖);
鄉村振興:縣城設計院接老舊小區改造,一年做 120 個項目,營收增 80%(政策補貼 + 縣城缺設計人才,甲方尊重專業)。
② 出海:啃下 “硬骨頭”
鐵四院海外項目占比 25%,薪資比國內高 40%(非洲、拉美基建潮,中國標準輸出,甲方不敢隨意改方案)。
③ 下沉:扎根縣城市場
某區級設計院放棄高端住宅,主攻鄉鎮污水處理、農房改造,利潤率從 5%→18%(縣城甲方說:“你們是專家,我們聽你的。”—— 久違的尊重)。
七、寫給所有設計人:我們的青春,不該被辜負
有人說,設計院的故事是 “一代天之驕子,被時代碾成齏粉”;
但更該記得 ——
那些被圖紙磨破的指尖,那些改了 20 版的方案,終究撐起了中國城市化的骨架:
上海中心的幕墻里有我們的計算,港珠澳大橋的曲線藏著我們的熬夜,縣城里的第一棟電梯房,是我們畫的第一張圖。
如果你還在堅守:擁抱 BIM+AI(讓畫圖更高效)、扎根細分領域(如城市更新,甲方還需要你)、學會對無理要求說 “不”;
如果你選擇逃離:把設計院的 “死磕細節” 和 “抗壓能力”,變成新領域的武器—— 畢竟,能在設計院活下來的人,都有一副鋼筋鐵骨。
時代會淘汰落后的行業,但永遠不會辜負真正的強者。
那些在圖紙里耗過的夜,流過的淚,終會變成你人生的鎧甲。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讓我們抱團取暖 —— 畢竟,我們的青春,都葬在了同一片圖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