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寧波市快速穩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建設,至今已組織實施了3批次示范項目,應用面積合計達420萬平方米。示范項目不僅類型齊全,既有住宅、商場、酒店、醫院,又有拆遷安置房、學校宿舍、人才公寓、下山移民項目;而且技術種類也各具特色,既有水源熱泵、地源熱泵,也有太陽能光熱一體化及其綜合應用項目。
以示范市建設為載體 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為扎實做好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建設,加快發展
低碳經濟,著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圓滿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寧波市從完善組織機構建設、制定配套政策、項目建設、宣傳培訓等多個方面,加強示范市建設力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工作成效。
五大成績支撐示范市建設
2009年寧波市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批準為全國首批21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之一,并獲得國家7000萬元專項資金補助,寧波市財政配套資金安排8050萬元。
市建委作為主抓這項工作的政府部門,在浙江省建設廳和寧波市政府的領導下,與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經過不懈的努力,已組織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420萬平方米,使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具體看,分為5個方面:一是各級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有了很大提高,社會大眾對可再生能源應用及建筑節能的意識逐步增強;二是地方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政策法規體系初步形成,使寧波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軌道;三是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全過程監管不斷強化,使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四是可再生能源技術支撐體系不斷增強。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10多個課題進行了研究,出臺的太陽能和地源熱泵等一系列導則和軟件,確保了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設備、材料于管理等的科學性、合理性和規范性;五是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監管平臺初步建成,使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評價更為客觀、準確。
1.5億元補助示范市建設
為有效調動建設單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積極性,寧波市加大了地方財政的配套力度,共安排示范市建設的補助資金1.5億元。
如何保障示范補助資金的使用效果和有效監管?為此,市建委印發了《寧波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申報評審與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寧波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以獎代補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通過補助和獎勵等方式,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建設工作,離不開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寧波市建立了由100多位專家組成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專家庫,為示范市建設組建起了專家支撐體系。
根據《寧波市
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寧波市在示范項目評選、實施、驗收等過程中,充分依托專家全程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指導,使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更 加科學合理、節能減排成效更為明顯。
優選示范項目強化引導
好的示范項目可以帶動一批項目的節能改造。大力開展全市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優選,成為市建委重要工作內容。
目前,寧波市已實施了3批次示范項目。這些示范項目類型齊全,既有住宅、商場、酒店、醫院,又有拆遷安置房、學校宿舍、人才公寓、下山移民項目;技術種類也各具特色,既有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又有太陽能光熱一體化及其綜合應用項目,為全面推動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邁上新臺階奠定了基礎。
此外,寧波市還積極建設可再生能源低碳示范區。結合本地區域特色,積極推動多個亮點突出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示范區建設。其中,面積達352萬平方米的慈溪南部新城,從“功能復合、綠色交通、開放空間、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垃圾分類”6個層次上充分提高能效,通過100多條節能減排措施,將其建設成一座樂活宜居的可再生能源低碳生活示范區,建成后示范區內年碳排放量預計將減少4.89萬噸。東錢湖新城核心區面積1.59平方公里,遵循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發展模式,依托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先進低碳理念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將建設成為藍天、碧水、青山、綠樹環繞的可再生能源低碳生態園區。象山大目灣新城作為全國首個低碳生態小城鎮示范項目,以
低碳產業、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旅游、低碳環境、低碳生活和低碳社區等7個方面構建綜合型低碳生態小城鎮的理念,走在了全國小城鎮低碳建設的前列。
這些特色鮮明的可再生能源低碳示范區的建設,對引領和提升寧波市可再生能源低碳建筑的發展具有極強的示范意義。
健全法規為“示范”保駕護航
上一頁123下一頁